吐蕃時期的摩崖石刻雕塑藝術是藥王山千佛崖中央的不動佛像,拉薩藥王山摩崖造像是西藏石刻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它以其自身特有的地理環境和獨特佛像造型樣式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石窟藝術。
吐蕃時期的摩崖石刻是吐蕃雕塑中非常重要的一類。吐蕃時期是高原原始崖畫的晚期,同時,也是高原原始崖畫向佛造像摩崖石刻過渡的變異期。
吐蕃時期的摩崖石刻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佛教化。早、中期巖畫中的“原始語言”已逐漸演變為佛教內容和圖像及符號;藏地對自然崇拜的習俗逐漸演變為對佛陀、菩薩、護法、師祖的頂禮;原始簡陋的大石祭壇、巖石刻畫逐漸演變為刻滿佛像、“六字箴言”、神圣經文圖符的龐大、眾多的瑪尼石堆和綿延數里的瑪尼石墻、摩崖石刻、石窟石刻。摩崖石刻的表現內涵和表現形式,逐步轉化成為新興的佛教文化的載體和民間宗教美術的重要表現形式。
藥王山摩崖造像主要集中的藥王山東山頭北崖壁、東山頭東沿崖壁、西面山頭的南面崖壁上。其中山南面的崖壁造像是最為精彩、集中之地,在長約1000余米、高約20-50米的崖壁上,雕刻著近5000尊大小各異的佛造像,人們把這塊摩崖石刻稱為“千佛崖”。其內容以佛像為主,觀音次之,一般菩薩像則較少。此外,還有各種護法神、馬頭金剛、供養人、蓮花生等造像,在造像下面,還刻有“六字箴言”。這些造像在技法、形式上不拘一格,可見吐蕃王朝早期沒有對佛、菩薩造像量度的規范和桎梏。在佛像上,還出現了手鐲、瓔珞,在菩薩像中,又出現了佛的坐姿和手印。同時,在這些造像中,還可看到犍陀羅藝術和笈多藝術的影響,如人物造型的“三道彎”式,具有希臘雕刻的內在風范。在雕刻手法上,主要有高浮雕、低浮雕、剔地浮雕、單線陰刻4種。在藥王山南面崖的西端崖壁上,刻有坐佛像、釋迦牟尼像、阿彌陀佛像、八臂三面觀音像、八臂十一面觀音菩薩像。
藥王山最早的石刻佛像是7世紀初松贊干布時代的作品,多冠以神奇的宗教色彩,具有“讓炯”文化的特質。據藏族民間傳說,有一天,松贊干布來到紅山,突然見到“六字箴言”幻影從崖壁中輝映到對面巖石上,他當即沐浴凈身,默默祈禱。隨后,又見從“六字箴言”放射出的五彩光芒中,顯出觀世音菩薩、救度母、馬頭金剛佛像。即令尼泊爾工匠依照自然所現,在巖石上精細雕刻出佛菩薩的像及“六字箴言”。從此,可以探知藥王山摩崖造像,早在吐蕃初期已開始雕刻,有尼泊爾工匠參與。類似的具有“讓炯”文化審美特質的摩崖石刻,據文獻記載還有松贊干布在遷都拉薩途中,于甲馬山所刻自然顯現的“六字箴言”和“三怙主”像,在拉薩帕邦卡所刻“三怙主”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