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庭故城西大寺,是唐代北庭回鶻西寺遺寶,唐代后期,回鶻西遷,北庭成為高昌回鶻的陪都,回鶻西遷后改信佛教,在北庭城西建筑了一處王家寺院,因其位處城西,故稱西寺。
20世紀80年代,社科院考古所曾對北庭西大寺進行搶救性發掘,清理出部分配殿和佛窟,1988年,西大寺連同北庭故城遺址一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北庭故城遺址被批準為首批全國23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北庭故城在唐宋元時期也是佛教興盛的地方。唐代這里就廣建佛寺。高昌回鶻王國建立后,北庭的回鶻人皈依佛教。
西大寺塑像是研究回鶻雕塑重要的實物資料。大型雕塑一般都制作骨架,堆塑和賦彩妝鑾,骨架有木骨和蘆葦束,堆塑采用捏、貼、壓、削、刻等技法,然后外刷白粉地,再點、染、刷、涂、描、貼金。塑像有交腳塑像、結跏趺坐像、禪定羅漢群像、涅槃像、文殊普賢像、力士天王像等。西大寺壁畫有千佛、菩薩、供養比丘像,護法和經變故事等,畫中有回鶻文和漢文題記,是研究新疆古代宗教、藝術、語言文字的珍貴資料。
北庭西大寺是新疆天山北麓僅存的一座早期佛教遺址。遺址為長方形,南北長70.5米,東西長43.8米,殘高14.30米,地面以下是夯土臺基,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南面是庭院,有配殿、僧房、庫房建筑群。北部是正殿,東、西、北三面外側各有上下三層洞窟,正殿東側已經過發掘,一、二層洞窟大部分保存完好,共有16個佛龕,第三層洞窟已全部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