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鑒定的一個標準就是釉色發出的光,是古董文物歷經百年千年形成的自然包漿。古代瓷器鑒定有蛤蜊光、寶光和酥光,那么什么是蛤蜊光、寶光和酥光呢?
收藏瓷器的人都認為蛤蜊光、寶光和酥光是瓷器鑒定最重要的標準之一,蛤蜊光、寶光和酥光是瓷器釉色的化學成分經過各種化學物資的浸擾改變所形成的一種柔和的自然光澤,由釉內的氣泡形式所影響的,宋代前后的古瓷一般都具有這種光。
蛤蜊光、寶光和酥光
古瓷器的蛤蜊光
明以前的單色釉含鉛量高,千年歲月使鉛元素析出釉層,形成一層光膜,是釉外光,在光的折射下呈現多種色彩,這種光叫“蛤蜊光”。
從物理光學角度來看是一種光的“薄膜干涉”現象。含可見光各種頻率的全色光(即白光)經厚薄漸變的透明體里外兩層表面的反射后,發生光的干涉(不同頻率光波的疊加)出現五顏六色的光,這就是光的薄膜干涉現象。這種光的干涉現象,在水面上的汽油、肥皂泡、貝殼上都可以看到。瓷器上的釉上彩年久有氧化物析出形成薄膜,或在存放環境中外部物質在釉面結成透明薄膜,也會產生光的薄膜干涉現象,即出現“蛤蜊光”。但由于各種顏料的化學組成不同,“蛤蜊光”的強度也不同。通常以綠色較重,其余次之。烏金釉、醤釉的表面通常 也有“蛤蜊光”,甚至在白色瓷器釉面上也偶爾可觀察到“蛤蜊光”。形成“蛤蜊光”大概至少需幾十年。這種特有的迎光顯現,避光消退的光怪陸離的光暈,成了古瓷的特征,因此也成了鑒定古瓷的重要依據之一。
“蛤蜊光”與“窯變”不同,“窯變”是在瓷窯中發生的,“蛤蜊光”是在使用或存世歲月中出現的;窯變是釉質色彩的變化,蛤蜊光只是釉表面的浮光。
蛤蜊光不是古瓷鑒定絕對的依據
人們既然知道“蛤蜊光”形成的原理,當然就能仿造“蛤蜊光”。照相機的加膜鏡頭、加膜眼鏡不早就有了嗎?現在有些新仿的瓷板畫,有些就有人造的蛤蜊光。因此,蛤蜊光只能作為鑒定的一個參考因素,不可僅僅據此就斷定是老瓷器。
真假蛤蜊光
根據“蛤蜊光”來判別古瓷真偽,在目前來看,還算是個比較重要比較可靠的手段之一。盡管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仿古者以某種藥水浸泡等手法,制造假“蛤蜊光”來仿造古瓷,但和別的制假手段同樣難以避免地產生缺陷:真的蛤蜊光緊緊圍繞在彩的周圍,很細小很均勻的光圈,彩濃厚的地方蛤蜊光比較明顯,彩薄的地方蛤蜊光比較淡。而假的蛤蜊光圈比較粗大、片狀的、不自然,而且濃厚彩四周的光圈和淡彩四周的光圈是一樣明顯的,沒有真的那么自然。假“蛤蜊光”也和假“包漿”、假“火石紅”一樣,不夠自然,缺少靈氣。假“蛤蜊光”顯得呆板生硬,而真“蛤蜊光”在側光下若隱若現,如虹似霞,像是具有生命一樣,閃閃爍爍,顯得十分靈動。說得通俗一點,假“蛤蜊光”和假“火石紅”、假“包漿”一樣,是死的;而真“蛤蜊光”是活的,F在造贗者,用“電光水”、真空鍍膜法制造“蛤蜊光”;景德鎮的仿古瓷廠,改進工藝配方,使一出窯的五彩、粉彩瓷就有“蛤蜊光”現象。
古瓷器酥油光
石灰鹼釉釉層肥厚,所變化的物資豐厚,反射出的光呈酥油狀態,有玉質感,光線柔和,似涂上一層水銀,叫做“酥油光”。(宋官窯、哥窯多有)。
瓷器的寶光
北宋以前的瓷器石灰釉稀薄,施厚了流釉,所以施一層釉。出窯時呈玻璃光,經千年歲月的衍化,這層光平和了,不再直射了,變成了亮麗的平光,俗稱“寶光”!皩毠狻笔枪磐姹韺犹烊晃镔|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氧化產生角質層)和物理作用(器表與空氣相互磨蕩)而形成的,瓷器表面要產生明顯“寶光”,這一過程相當漫長,非上百年的人工可以奏效,F代的作偽者,想采用高科技的“電光水”、鍍膜法制造假“寶光”,都是無法做到真正的以假亂真。因為這些用人工,化學的方法做出的東西都是違法自然規律的,會留下了諸如釉面缺乏層次、干澀呆板、手感生澀,特征(最怕上手,肯定帶手,汗手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說,如果學會鑒識瓷器的“寶光”,就算在未完全掌握器物斷代的知識的情況下,也可準確判定是新瓷還是舊瓷,該出手時就出手,在市場上留住手邊的好瓷。
蛤蜊光、寶光和酥光的區別
蛤蜊光多在唐三彩和唐以后單色釉上出現。寶光酥光和蛤蜊光不同,它們是瓷器內在因素形成的,這些瓷器經人手把摩這幾種光更顯清亮,而館藏器長期匿于庫或玻璃罩內,自身有一層氣垢包裹,這幾種光是不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