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白地黑花蓮紋瓷鏡盒是一件明代磁州窯白釉黑花瓷鏡盒,高12.2,口徑21.5,底徑8.5 厘米 ,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件有明確功能而且有文字的瓷器鏡盒。那這是古代女人裝玻璃鏡子的鏡盒嗎?
鏡盒整體紋飾是黑地百花紋飾,鏡盒頂部寫著鏡盒兩個漢字,明確了這件瓷器的功能,內部是刷著黑地,工藝考究,可見對這件瓷器的重視。
玻璃鏡子確實出現在中國明代中晚期,但是一般的人用不起玻璃鏡子,還是以銅鏡為主,即使到了清代玻璃逐漸在中國普及,但是只有達官貴人、宮廷才能用的起玻璃鏡子,民間幾乎沒有使用玻璃鏡子的。所以這件鏡盒應該是裝銅鏡的。1.中國銅鏡都是圓方的居多,而且比較小巧,跟著鏡盒的尺寸相當;
2.中國明清時期就有收藏古代銅鏡的習慣,這個鏡盒可能是裝收藏的古代銅鏡的,而且比較珍惜,所以定制了一個磁州窯鏡盒,這是黑底白花的瓷器鏡盒,是磁州窯瓷器的特征。
3.明清時期玻璃鏡子多是把鏡,就是帶把的鏡子,因為明清事情玻璃鏡子從外國引進的舶來品,不像今天人能用的起大的玻璃鏡子,所以價格肯定昂貴,都是小玻璃鏡子,如下圖(玻璃把鏡)
藍透明琺瑯描金喜字把鏡,清晚期,通長27.9厘米,寬12.5厘米。清宮舊藏。
把鏡由鏡身、鏡柄兩部分構成。鏡身呈橢圓形,正面為玻璃鏡,用以照面;鏡背以琺瑯彩“卍”字紋為地,中間嵌“囍”字,四周環繞八寶紋。沿鏡邊嵌透明藍琺瑯描金花卉鏡圈,用以固定鏡面、鏡背。鏡柄為棍狀直柄。鏡身、鏡柄由卷草紋孔雀綠染牙和刻瓜式珊瑚珠銜接。柄底端嵌銅鍍金箍并系有帶珊瑚珠的黃絲線穗。
此鏡是清代晚期廣東進呈朝廷的貢物。制作中選用玻璃、銅、金、象牙及珊瑚等多種材質,并施以畫琺瑯、透明琺瑯、描金、畫彩、象牙雕刻及染色、銅鍍金鏨刻、鑲嵌等工藝,將把鏡制作的造型美觀,色彩艷麗,紋樣生動,寓意吉祥,可見對玻璃鏡子的重視,可見在古代玻璃鏡子異常珍貴,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件磁州窯白地黑花蓮紋瓷鏡盒是裝銅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