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綠釉瓷器很少有杯子、碗多是瓷枕和水壺類的瓷器,這個跟宋金時期北方以游牧為主有關,紅綠彩艷而不俗,體現了北方審美特點,看到釉色就知道是北方地區的瓷器,而且宋金時期的綠釉瓷器開創了釉上彩繪的先河,紅綠彩能夠在金代迅速發展,正是當少數民族無拘無束的性格所決定的審美特點。
宋金綠釉瓷器發展的時代背景
宋金綠釉瓷器是繼承東漢的低溫釉燒制方法,吸取了唐代長沙窯自釉綠斑紋的裝飾方法,磁州窯也在北宋時燒出了低溫孔雀綠釉瓷器。宋金綠釉瓷器在金代發展至鼎盛,在元代紅綠彩依舊存在,但隨著五彩、古彩、斗彩在明代的興起,綠釉瓷器逐漸衰落。
綠釉瓷器符合北方人的審美,而且瓷胎也比較粗獷,介于陶和瓷器之間,沒有宋代瓷器的細膩,綠釉瓷器由于它從色彩上、造型上、風格上都更加大眾化,所以才能更真實地表現出當時風土人情,很好地記錄了當時的民俗文化。
綠彩雖然創燒于北宋時期的定窯,但磁州窯率先借鑒了這種燒制技術。這樣,磁州窯就創造性的將紅彩與綠彩完美地結合起來進行裝飾,再經過低溫二次燒成,首創出了紅綠彩。
到金代女真人進入中原后,實行民族融合政策,促進了金代文化、藝術、陶瓷和科技的進步。女真人豪放、崇真和以“俗”為美的審美態度,給中原也帶來質樸純真的文化氣息,在制瓷方面,金代風格色彩對比強烈、風格粗獷豪放,磁州窯白地黑花、鈞窯豪放紅斑等,正是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地區的獨特風格。也正是有這樣的社會基礎,綠釉瓷器才能夠脫穎而出。
綠釉瓷器紋飾吸取了民間年畫的成分,用民間喜慶的色彩進行裝飾,有著鮮明的特色。也正是因為如此,這與宋代崇尚的官窯所追捧的陶瓷大相徑庭,產生鮮明對比。然而在北宋時期,磁州窯產量之大,加之紅綠彩的出現,不僅在陶瓷生產上,也是自唐宋以來皇權貴族主導逐漸向大眾世俗化轉變的體現。
綠釉對南方瓷器的影響
綠釉瓷器首創于北方,后來陸續傳到景德鎮等南方窯廠,景德鎮的制瓷工人吸收了北方的工藝技術,并加以綜合、改進和提高。從磁州窯開始,河南禹縣扒村窯、山西長治東村八義窯、臨汾窯、山東淄博窯等也開始陸續燒制。所燒成的瓷器,既有相同之處,又各具地方特色。金代統治者根據北方的地理優勢,以及本民族的文化在融合了當地民族文化習俗的形勢下,將大紅大綠的綠釉瓷器繼續融入鈞窯、定窯、磁州窯進行生產,集中地體現了金代的審美風格。從金代地圖上,我們還可以發現,燒制綠釉瓷器的窯場,都分布在金朝版圖上,每個窯場所燒制的綠釉瓷器也具有不同的特點,畫風嚴謹簡潔,體現出金人豪邁的性格,這種風格成為了金代的新畫風。
北方少數民族特色的釉色宋金綠釉瓷器
來源: 瀏覽 2575 次
下一篇:難得一見的郎窯綠釉瓷器
更多關于 北方少數民族特色的釉色宋金綠釉瓷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