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罐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罐式器因上下粗壯,口底相若,故稱為“壯罐”,為明初永宣時期始創,明景德鎮永樂、宣德御窯廠有青花品種,清乾隆時期多有仿制,道光時期制品不多。清乾隆帝稽古好文,品茗作賦,喜題寫詩詞裝飾茶具。嘉慶、道光時期也承襲乾隆的遺風,瓷器也流行裝飾詩詞。壯罐始見于明代永樂朝,為仿伊斯蘭文化的器物,景德鎮御窯廠有青花制品,清代乾隆年間多有仿制,有青花、斗彩、顏色釉瓷等。
明永樂青花錦地花卉壯罐瓷器
青花錦地花卉紋壯罐,明永樂,高22.7cm,口徑12.5cm,足徑10.8cm。罐唇口,直頸,窄肩,直腹,圈足。通體青花裝飾。頸飾海浪紋,肩、腹及近足處飾纏枝花紋,腹飾錦紋,足上飾幾何紋。其造型渾厚,紋飾密集飽滿,是永樂瓷器中的佳作。
明龍泉窯青釉印花卉紋壯罐
龍泉窯青釉印花卉紋壯罐高23.7厘米 口徑12.7厘米 足徑10.5厘米。器呈燈籠式,直口,短頸,直筒形腹,折底,圈足。通體施青釉,裝飾印花紋樣,頸部、圈足外墻均飾寶相花紋,肩、脛部為纏枝蓮紋,腹部為上下兩層交錯排列的折枝花卉紋。足內有一圈無釉,胎有窯紅。龍泉窯的制品較為罕見,此器釉質瑩潤,紋飾清晰,線條流暢。
清代雍正青花釉里紅鳳穿花紋壯罐
青花釉里紅鳳穿花紋壯罐,清雍正時期官窯瓷器,通高28.7cm,口徑12.5cm,足徑11.2cm。罐圓口,短直頸,窄圓肩,直腹,圈足。附傘形蓋,蓋面隆起,蓋頂置寶珠形紐。內施白釉。外壁青花釉里紅裝飾。主題紋飾為釉里紅鳳穿花紋,其上下以青花釉里紅云蝠紋、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和青花回紋為邊飾。蓋紐繪釉里紅團花以及青花如意云紋。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明宣德年制” 雙行六字仿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罐造型源自明代宣德時期,端莊大方,胎體堅硬,釉色瑩潤,釉里紅發色純正,青花顏色翠藍,紋飾布局嚴謹,是雍正官窯瓷器中的一件上乘之作。
清雍正時期年希堯、唐英共同督理景德鎮御窯廠燒造,銅紅呈色技術更為成熟,其色彩鮮亮艷麗,紋飾清晰舒展,造型優美。雍正釉里紅瓷多以白釉為地描繪紋飾,但也開創了以天藍釉與冬青釉為地的裝飾。
粉彩嬰戲圖壯罐
粉彩嬰戲圖壯罐,清乾隆,高14.9cm,口徑5.8cm,足徑5.5cm。
罐直口,短頸,筒形腹,圈足,附蓋。罐內壁與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壁以粉彩嬰戲社火圖為主題裝飾,邊飾紫地軋道粉彩仰覆如意云頭紋。圖中嬰孩在園景中有的舉燈、騎馬,有的敲鼓、打镲、吹號,有的舉獅戲球、燃放爆竹,一派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場面。外底署紅彩篆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清乾隆時期斗彩進寶圖壯罐
清乾隆時期斗彩進寶圖壯罐 通高31厘米 口徑10.8厘米 足徑10.8厘米。器呈燈籠狀,直口,短頸,長圓腹,圈足,帶蓋。器身、蓋面斗彩繪進寶圖,輔以云蝠、如意云、折枝花卉紋等。進寶圖繪有重山復水,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平溪小橋,山澗茂林,蔥綠蒼翠,山花綻放,道路崎嶇,進寶的隊伍行于盤山道上,或推車,或肩扛,或懷抱寶物,或泛舟于水上。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乾隆時期壯罐多為青花品種,斗彩器十分罕見。此器圖案精美,紋飾清晰,層次感強,彩釉鮮艷如新。清代乾隆斗彩器制作工藝精湛,其色彩嬌艷奪目,畫面生動形象。
青花詩句紋壯罐
高28.1厘米 口徑12.4厘米 足徑11.8厘米
直口,折肩,筒形腹,圈足,帶蓋。器身、蓋均青花裝飾,器身楷書嘉慶御題詩一首:“佳茗頭綱貢,澆詩必月團。竹爐添活火,石銚沸驚湍。魚蟹眼徐揚,旗槍影細攢。一甌清興足,春盎避輕寒!毕骡j篆書“大清”圓形印文和篆書“道光年制”四字方形印文。器輔以云蝠紋、如意云紋、回紋。。此罐裝飾紋飾別致,青花色澤純正,為道光官窯器不可多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