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是民間古建筑的故宮,北京王府一般都是四合院,大部位都是清代王朝的王爺、貝勒爺的古建筑官邸和王府四合院院落。王府建制,乃基于北京傳統民居之四合院,乃其放大、擴展與完善、延伸。四合院,是我國華北地區最為普遍的組合建筑形式,一般以粘土燒制而成的長磚為建筑材料,壘砌成房屋、院墻與院門,屋頂多為木梁架組成,或部分使用石構件,上覆陶瓦。依四個方向而建的房屋及院墻組成一個四方或長方形的封閉院落。早在遼代,四合院規制既已初步形成,后又經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最終成為北京最有特點的建筑形式。
王府古建筑規制
就王府形制、數量而言,北京均為全國之最?梢哉f,在清代,無論大街小巷,北京內城王府宅院隨處可見。然而仔細考察不難發現,盡管其高大突兀,堂皇富麗,卻仍然基本保留了北京的傳統四合院式的建筑風格,且吸收引進了諸多南方風格的園林藝術。
王府是僅次于皇宮的華美古建筑群落,其修建須按一定等級標準進行。關于王府規格等級,于關外崇德朝便有規定,后經順治直至光緒各朝,均有損益。其中尤以順治與乾隆兩朝之府制規定最為詳贍。據《大清會典》載,王府基本格局為東、中、西三路并列。中軸線上為主建筑,乃是體現府邸等級差別之所在。要依制布置前殿后寢,南北排列,以正殿為中心,其他建筑為依傍。親王、郡王府共五重殿宇,門前有門罩,門道明顯高出地面,須沿石階逐級而上。此外,府門東西兩邊,各有角門一間,名為“阿司門(滿語意為側門)”。角門之設,乃由于大門平日關閉,只是視時視事而開啟。而平常出入,均走角門。清代方睿師所撰《蕉軒隨錄》有云:“外官衙署,正門左右各有一門,謂之東角門、西角門,下官參謁,均由角門入也!倍鴸|、西兩路住房及花園之限制不甚嚴格,可相對自由,自行配置。
其次,對王府大門之裝飾、色彩等亦有規定。府門外有石獅、燈柱、拴馬樁及轄禾木等設施。隔門前橫路,須在與府門相對處建一影壁。府門前,有石獅一對,分踞門之左右。如果兩座阿司門是東西相對,允人通行者,其中必有一四方大院,一對石獅不臨街而置于院內,故又稱之為“獅子院”。凡此格局者,其府門對面則非影壁,而是平房一排,舊為兵丁所住,或回事處之所在。清代的鄭王府、禮王府、定王府等,均屬此類。
就使用顏色而言,王府琉璃瓦為綠色,每門金釘六十有三,世子府及郡王府,則減親王九分之二。就建筑規格而論,王府大門屋頂用筒瓦、大脊、設吻獸,垂脊上設仙人走獸,山墻上做排水溝滴,大門漆紅色,梁枋施彩畫?傊,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中國傳統社會中,最具特色、雄踞首位者,便是等級性,這種等級性體現在方方面面,無所不在,且必須遵循,不容更改。時至清代,已進入傳統社會晚期,各種規制更加完備、更加森嚴,王府規制便是鮮明等級性的具體體現之一。而中國北方傳統建筑所體現的封閉性、私密性、安全性等特點,王府亦全然擁有,F就所知予以展示,以祈就正于同道方家。
北京王府稱謂與分布
清代,于住宅稱謂,有著嚴格規定,《大清會典》載:“凡親王、郡王、世子、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住所,均稱為府!逼渲,親王、郡王住所,則稱王府。除此之外,盡管獲得封爵,官至尚書、大學士、軍機大臣者,住所皆不可稱府,而是稱第;而普通人家,則稱宅。在產權上,王府、府屬于皇產,歸內務府統一管理,只允享用,不可買賣。一旦封爵撤銷,則要相應撤府,以備將來再分配他人。而宅、第,除極少數由皇帝賞賜外,一般屬于私產,可買賣、轉讓之。所以,王府規制,準確而言,只包括獲得親王、郡王兩級封爵的貴族住宅的規制也。
考北京城王府之設,適于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拓城伊始,大興土木。而王府之數,難以確考。至今仍存且名稱相沿未改之王府井大街,當年即王府薈萃之地。據史料記載,永樂一朝,曾于此地修建王府十五所,房屋共計八千三百多余間,供親王郡王居住。街道因之得名為王府街。宣德三年(1428年),又在王府以南新建公主府三所。因此地有甜水井一口,井水甘冽,遠近聞名,此街因而更名為王府井大街。雖當今已面目全非,但地名可記其盛,堪稱活化石。
清承明祚,定鼎北京。前后二百六十八年,將王府建筑發展到極致。明朝對皇子之分封,有親王、郡王兩個等級,居地遍及全國。然采取“封而不建”之法,即“分封而不贈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規定諸王不掌握當地軍政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而清代封爵制度,更集權趨勢更加突出。乃分封諸王,不設郡國,將諸王全部留住京城,賜府以居,形成封王設府之特制。因此,明代在京城之王府明顯不敷其用,只得大興土木,致使王府遍及內城。
北京清代王府分布于內城,與清代北京居住限制密切相關。自明代嘉靖朝至城墻未拆除以前,北京城有內城與外城之分,呈品字形狀。內城形似上面一口,然又是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是故宮;外面的第二層是皇城,為政府衙署。清初,攝政王多爾袞之睿親王府、阿濟格之英親王府曾設在皇城,在他們被議罪削爵后,即不再用作王府。第三層是內城,為清代八旗王公貴族及旗人集中居住之地,共建有王府四十余座,回顧歷史,曾有康熙朝廢太子理密親王允礽,被雍正逐出內城,建王府建于德勝門外昌平鄭家莊(今名鄭各莊),乾隆時才遷回內城。而外城乃下面二口,為民人之所居,因而不見王府之蹤影。
清代向有優待蒙古之國策,蒙古貴族多有得親王郡王之封者,其中那王府位于內城。其得名于其最后一代府主、蒙古喀爾喀賽因諾顏部落的札薩克和碩親王那彥圖。那彥圖先祖為清代名將“超勇”親王策凌。其他王府多在蒙區,規制與京師王府規制有異,限于篇幅與主題,于茲不贅。
若從封襲情況看,清代王府可分為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種,世襲罔替即封王子孫每次可有一人按原爵襲封?v觀清代封王,世襲罔替之封王又有兩種情況,即清初以佐命殊勛受封之八大鐵帽子王和后來“以天潢近支得封”的四大恩封世襲罔替親王。八大鐵帽子王即鄭親王、禮親王、莊親王、豫親王、肅親王、睿親王、克勤郡王和順承郡王。四大恩封世襲罔替親王為醇親王、怡親王、恭親王和慶親王。在十二家世襲罔替親王的王府中,有八家在西城,有三家在東城。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王府分布之“東富西貴”說。
王府與四合院一樣,此類建筑的布局是方正規整,自成體系。其以南北縱軸為中線,所有建筑左右對稱,并構成封閉獨立的院落為基本特征。由四面房屋或墻體相交相連而組成一個庭院,成為基本單元,稱為一進四合院或小四合院;兩個院落則稱兩進四合院,三個院落為三進四合院,依此類推。大而廣之,便是皇宮;縮而減之,即成民居宅院。
首先是“地”與“位”之選擇。就地而言,宅基必須高于胡同路面,只有如此,方可步步登高,前途無量。而地勢低洼,進宅下“坑”,出門登“山”,則甚為不吉。以當今科學角度詮釋,選擇高位利于排水,干燥有利健康,且可勉水患之苦。而“位”之選擇。標準院落必選擇坐北朝南,日照時間最長,有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之寓意。而不取坐落東西,以避“日落西山”之諱忌。南北中軸線,是四合院的主干線,基準線,乃宅院風水之源,決定了整個院落的建筑格局。而只有房間建成單數,方可形成對于中軸線之對稱,正房中間之房屋,恰好處于風水源頭之上,象征主人有統領全宅的威嚴與地位。在中軸線兩側,建有相對應的東西廂房,以及中軸線南端的后座(南房),形成一個布局方正、結構嚴整、四面向心、渾然一體的建筑格局!爸芤住敝,以“乾”、“坤”表天地,示陰陽,而人亦有男女之分,陰陽之別,于此自成天地的格局中,加上所居之人的要素,共同造就“天時之機”、“地利之勢”與“人和之緣”等豐富內涵。而四面之房屋與院墻,出于安全考慮,在臨街的后座、南墻一般不開窗,即便開窗,也是高于人身之小窗,使外人不經大門,難以進院,有效防止了失竊風險,且減少了外界干擾,形成了一個封閉性、防范性很強的獨立空間,顯示出主人獨立、祥和、唯我、安寧,且不受侵害、不被干擾的心理需求。院門南開,北面封閉,從而擋住來北方的寒風。正房門窗皆南向,冬日太陽可直接照進室內,夏天因有出廊,陽光被擋在窗外。所以正房冬暖而夏涼,只可惜四合院中,只是一家之主居住的正房,才可享有得天獨厚之優勢,而其他大半房間都不可能再朝南向。廂房是子孫輩之所居,這種結構與布局,十分符合中國尊卑、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禮法要求,但并不能保證家庭所有成員都享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
二進四合院,設有二門即垂花門將前院與內院隔開,強化了院落的私密性,也保證了家人居住的安全。男仆居于外院,而女傭則居于后罩房,這是出于男仆有較強的抵御能力,增強安全性,同時體現出男女有別之理念,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中心庭院之形成,為全體居住者提供一個相互溝通的共享空間,就像一個容器,以圍合方式聚攏只可意會、難以言傳之“氣”。其實,“氣”無非是一種心理感受,一種氛圍而已。用封閉之“形”緊緊凝聚易散之“氣”,院落中央之作用至關重要。而王府規模氣勢遠非民居四合院所能比擬,聚攏氣場之強,可想而知。
按中華古代風水學說,氣與府第主人時運息息相關,而氣乘風則散,遇水則止。且水具靈性,庭院之內,必備水以求吉祥。然一般民居不許引玉河水系進院,只得購置大缸若干,盛滿清水,放養金魚,以作彌補。除應對風水、提升品位之外,兼有調節空氣濕度、以備防火滅火之需等功效。而王府則多有后花園之建,引水入園,形成池塘,水光瀲滟,韻味無窮。最典型者乃如恭王府花園,又名萃錦園,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170余米,占地面積28000平方米。園內有建筑31處,面積4800平方米。全園布局分中、東、西三路。中路的建筑是花園主體;▓@的正門與前部王府建筑由一過道相隔,是一座具有西洋建筑風格的漢白玉拱門,處于花園中軸線的最南端。進門后“獨樂峰”,是一塊高5米余的太湖石,雖是園中點綴,但起著屏風的作用。過了獨樂峰,正北是“海渡鶴橋”,過橋為“安善堂”。這是一座寬敞大廳,當時恭親王在此設便宴招待客人。越過安善堂,來到“韻花鋎”。這是一排堂閣小屋,過此即是全園的主山“滴翠巖”。山上有平臺名“邀月臺”,額曰“綠天小隱”。山下有洞,曰“秘云洞”,康熙親書“福字碑”即在洞中。中軸線的最后一組建筑是“倚松屏”和“蝠廳”東路主要建筑是“大戲樓”,建筑面積685平方米,建筑形式是三券勾連搭全封閉式結構。廳內南邊是高約一米的戲臺、廳頂掛著宮燈,地面方磚鋪就。這里除了演戲之外,還是當年恭王府中舉辦紅白喜事的地方。大戲樓南為“怡神所”,是當年賞花行令之所。此外,“曲徑通幽”、“吟香醉月”、“踨蔬圃”、“流懷亭”、“垂青樾”、“樵香經”等景點,均屬東路范疇。西路主要景觀是“湖心亭”。這里以水面為主,中間有敞軒三間,是觀賞、垂釣的好去處。水塘西岸有“凌倒影”,南岸有“浣云居”,北岸軒館五間叫“花月玲瓏”及“海棠軒”。南岸山上有一段城堡式墻垣,長約50米,雉堞、洞券俱全,石額書曰“榆關”,山徑石碣書“翠云嶺”。榆關東北有一座海棠式方亭,名“妙香亭”,二層八角式。西路中還有“雨者嶺”、“養云精舍”、“山神廟”等景觀。而所有建筑,皆依水而建,無疑是清代皇家的江南園林之夢在北地京城之現實應驗,也是王府建制最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院內植物,亦有講究。陽宅歷來不能種松樹、柏樹和楊樹,因為那是陰宅樹木;而是要種海棠、梨樹和石榴,因為傳說中海棠、梨樹乃兄弟化成,種植一處,以表兄弟和睦。尤其是海棠,其花嬌艷,其韻動人,被喻為“國艷”,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美譽。文人雅士常用海棠寓意佳人,以寄托思念、珍惜、慰藉之情感。一代大文豪蘇東坡亦曾為之傾倒,賦詩詠之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睋度悍甲V》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曰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及貼梗海棠。一般海棠花無香味,唯西府海棠既香且艷,乃海棠上品。能擁有西府海棠,乃高貴之象征。醇王府花園內有西府海棠二株,樹齡近300年,樹形碩大,花開之時,芬芳四溢,美艷絕倫。北京目前僅有六株,其他4株皆在紫禁城。此等優勢,非民間所能媲美也。
北京王府古建筑裝飾圖案
北京王府影壁與大門互相陪襯、烘托,二者密不可分。它雖是一座墻壁,但由于設計巧妙,施工精細,在王府入口處發揮著烘云托月,畫龍點睛之作用。此外,王府內諸建筑也十分重視裝修、雕飾、彩繪,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上書“!、“祿”、“壽”等吉祥字樣。以示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之追求,體現中國人傳統的辟邪趨福心態。鑲嵌在墻面、屋脊上的磚雕花飾,也是常用裝飾手段之一。利用粘土磚這種材料進行雕刻,用以裝點建筑物,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應是伴隨磚的出現而產生,主要雕刻于門頭位置。雕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或刻福祿壽喜,或刻梅蘭竹菊,或刻文房四寶,或刻玩器博古,隨房主人的理想抱負、志趣愛好而選擇題材。影壁地位與大門同等重要,宅人出入,第一眼所見便是壁面,因此也就成為主人刻意裝點的重要部位。而主要裝點部位,則為壁心。雕刻內容亦根據房主人志趣而設計,多以四季花草、歲寒三友、福祿壽喜為題材,在中心花部位還常附磚匾,其上刻“吉祥”、“福祿”等吉辭。墀頭是硬山房山墻腿子的總稱,常飾以精美的雕刻,如鶴鹿同春、子孫萬代、麒麟臥松、博古爐瓶、鴛鴦荷花、玉棠富貴等。廊心墻、檻墻。居室之前后廊,廊子兩端或砌墻,或有廊門筒子,通抄手游廊。這塊壁面稱為廊心墻,廊心墻的雕刻多做在墻心上方,此處雕刻多以花草蘭竹為題材,題額秀逸閑雅,如“蘊秀”、“傲雪”、“蘭媚”、“竹幽”等等。與廊心雕刻相配的,還有窗下的檻墻。大凡廊心有雕刻之處,檻墻上也做相類題材的雕飾,將居室前檐裝點得格外華麗。另外,藻井、游廊、亭臺、梁柱之上,亦多繪有上述圖案。而王府所用圖案除上述題材之外,因出身高貴,可用龍鳳圖案,以示尊崇。楹柱之上,多配有對聯,雅稱楹聯,皆由顯達名士題寫,內容多樣,內涵豐富。
綜上所述,清代王府乃四合院規制之拓展,具備等級性、封閉性、私密性與安全性等四大特征,且分布合理,與民居共同形成了京城建筑格局。依本人淺見,若將紫禁城與中南海比喻為日月,四合院似乎是繁星點點,而王府則如巨星閃爍,他們相得益彰,錯落有致,共同連綴成璀璨的傳統建筑星空.
北京王府古建筑規制
來源: 瀏覽 3678 次
上一篇:老北京四合院大門上的“門鈸”
下一篇:什么是龍鳳門
更多關于 北京王府古建筑規制 的信息
古建筑排行
- 法門寺
- 中華第一木樓飛云樓
- 慈壽寺萬歷玲瓏塔
- 云南大理巍山古城
- 曾八支祠——湖南省規模最大..
- 沈陽故宮古建筑
- 玉蟾宮
- 隆興寺
- 沈陽故宮
- 樊川興教寺
- 徽州古城
- 徽州古牌坊
- 漳州牌坊
- 景德街牌樓
- 頤和園琉璃牌樓
- 國子監琉璃牌坊
- 息心寺
- 永樂宮
- 湖南宋代建的古建筑湘陰文廟
- 摩訶庵
- 清化寺
- 先農壇(北京古代古建筑博物..
- 北京市房山區南窖村古村落
- 明代古村落北京市密云墻子路..
- 承德避暑山莊
- 山西北辛武村清代古建筑太和..
- 山西晉中市介休源神廟
- 靈壽傅氏透雕古牌樓
- 明清時期古建筑木石結構牌坊..
- 張壁村的古堡建于什么時期
- 地跨豫陜鄂的古鎮荊紫關鎮
- 懸崖上的古村落山西虹霓村
- 北京明代玲瓏寶塔慈壽寺塔
- 素有八卦村之稱的呈坎古村明..
- 四川隆昌是中國石牌坊之鄉
- 廣東潮州古建筑己略黃公祠
- 山西省忻州市五臺山佛教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