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底古寨明末清初時建造,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南村鎮冶底村東北隅,整體面貌完整,堞樓箭垛仍存。 冶底村,我國北方迄今發現惟一的蝎子形村落。
冶底村美,美在古樸。村中石板鋪就的古路,彎曲街道兩旁的古院落、店面、閣樓、影壁,這些都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蝎形村的古韻遺風。
冶底古寨“是一塊風水寶地,村落正與天體黃道周上的二十八星宿天蝎星座相互對應。這也許就是祖先的有意造化!闭驹诖迥系母呱缴细╊,冶底整個村落儼然一只肥大的蝎子,“村東北土崗的一處古寨,和地處溪水邊的奶奶堂,分別是蝎子的兩個鉗腳,建在村西北的岱廟則是蝎子的尾刺,再與三角形的村莊民居相連,活脫脫一只蝎子的樣子,匍匐在山坳里!泵駠鴷r期,冶底村前后兩街依然是店鋪(多為外露抱廈)林立,字號繁多。所涉行業有旅店(含騾馬店)、鹽店、票號、當鋪、染房、油坊、鐵匠鋪、飯鋪,共有 200多家。其中貴興通、廣聚興的生意最為紅火,不僅在鎮上有生意,在河南、河北等地也有業務。直至抗戰爆發前,冶底的工商業才逐漸冷清凋敝起來。建國以后,經過半個世紀的奮斗,冶底工業有了新的起色,但商業發展由于交通閉塞等原因,顯得相對滯后。
鑒古知今,冶底村若能依托岱廟、民居等資源,不斷吸引認真喜愛古村古寨的人來這里,進而多一些對山西古村落的保護,也是極好的。
冶底寸,董姓是大姓!叭3000多人,85%姓董,都是董仲舒的后代!倍嗔终f,相傳西漢末年,漢相董仲舒后裔遷徙冶底,其子孫揚己之長傳播儒術,在當地興建祠廟。董仲舒強調天象和人世間的聯系,用陰陽解說自然現象,并明確提出“適中”思想,“這一思想就蘊涵于冶底的村形、民宅規劃之中!
冶底古寨主要建筑
冶底古寨的過庭房院、獅院、"趙百萬"院、董拽亮院等。這其中個最典型的大宅院就是娘娘董氏祖輩所建的棋盤院(后人因其門前有一對石獅而稱為獅院)。此院前后兩進,中有河界;左右四院,尊卑序列。兩個前院均為標準的北方式深宅四合院,后兩個院因夾有河界,便只有北、東、西三個居室,稱之為三合院。院門外兩旁為長一尺有余的木鏈,鏈下是精巧的木雕盤龍繡球。全部宅院的門窗及螭頭下面均雕精美的牡丹、鹿、菊花、龍鳳、花鳥等圖案。其大門外有一對高一米三四的石獅。
“蝎尾”建起座岱廟
在冶底村的西土崗,屹立著一處國寶建筑——岱廟。許多人來冶底村,就是沖著岱廟而來的。此處廟宇,集園林、石雕、磚雕、木雕、壁畫、奇觀等為一體,數次游覽,也總是“看不夠”。
由山門進入岱廟,頓感清幽靜雅。廟宇依山而建,上下兩院,地平高差2.81米,正符合人們仰視45°的習慣視角。穿過魚沼拾階而上,東西兩道掖門均可進入上院。岱廟正殿天齊殿,端坐在整個廟宇的中軸線北端。舞樓、竹圃、魚沼、山門沿中軸線從北向南順勢而下,兩側設有碧霞元君殿、土地殿、五谷神殿、蟲王爺殿、牛王殿、龍王殿、速報司神祠、關圣帝殿等。
在岱廟,令人驚奇之處比比皆是。岱廟山門外,兩座砂石質的斷臂雙獅很吸引人眼球。雙獅高約2米,置于1米多高的束腰須彌座式基座上,基座風化嚴重,可同石質的獅子風化卻不明顯!翱上О,‘文革’時兩尊石獅被人雙雙砍掉前腿!贬窂R守門人說。雖然由穩固的三角形變成往前傾斜的半弧形,但獅身靠著后腳的支撐,重心仍然很穩!霸浻腥俗讵{頭上,獅身也紋絲不動!比缃,這對奇美的雙獅,被村里人送以雅號“斷臂維納獅”。
“銀杏王”
岱廟門前還有一株生長距今5000至7000年的古銀杏樹,樹高25.4米,盤根14.6米,樹冠東西13.1米,南北14.6米,主枝以上原為8枝干,但有6根已被鋸掉,從遺留痕跡來看,每根做屋梁都綽綽有余。該樹號稱“銀杏王”,是我省現有銀杏樹中最大的一株,也是全省所有樹種中最粗大十大樹王之一。
形制峻美的元代舞樓
廟內有一元代舞樓,形制峻美,“八卦穿頂,沒一根釘”。為平面正方形,單開間,寬約7米,臺基高1.03米,4根砂石柱撐起一個飛檐挑角的十字蝎山屋蓋,舉折平緩,出檐深遠,為八卦形木構架,此為岱廟之一奇。據權威專家考證,此為中國現存歷史較為悠久的舞樓,是研究中國地方戲曲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