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在线观看视频,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国产第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亚洲日韩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國畫 > 國畫知識 > 長安畫派

    長安畫派

    來源:  瀏覽 14094

    “長安畫派”是中國上個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畫的革新浪潮中產生,既重視傳統又面向生活,主要以西北地區的風土人情為創作題材的重要中國畫流派。代表藝術家有趙望云、石魯、方濟眾、何海霞等 。

    長安畫派時代背景
    長安畫派形成是在近代中國美術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遷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新思想與西方美術的傳入也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畫家的創作思想。其中相當一部分藝術家認識到藝術描寫生活的重要性。自1933年開始到抗日戰爭爆發,一股到農村寫生,描寫戰地和邊疆、災區生活的潮流正在興起,畫家走出畫室,深入現實世界中體驗生活,描繪生活中見到的人物和大自然風光,這不僅大大豐富了表現題材,使作品中出現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清新意境,還在表現技巧上發展出了新的創造。這其中,以趙望云、石魯等人為代表的一批畫家聚集在大西北地區,并受到毛澤東藝術思想的影響,形成了既重視傳統又面向生活的“長安畫派”。

    長安畫派藝術特色
      “長安畫派”的開創者是河北束鹿人趙望云(1906-1977),他1925年到北京,肄業于京華美專和國立北京藝專。1933年應天津《大公報》之聘,任旅行寫生記者,深入冀南作農村生活寫生,《大公報》將其作品予以專欄連載,出版有《趙望云農村寫生集》。后來抗日戰爭爆發,趙望云在馮玉祥的支持下新編《抗戰畫刊》進行抗戰宣傳。1942年以后,他又多次赴大西北至祁連山河西走廊等地寫生,并相繼收黃胄、方濟眾、徐庶之等人為弟子,逐漸稱為西北畫壇的核心人物。新中國成立后,趙望云歷任西北美術工作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行政委員會文化局副局長、中國美協常務理事暨西安分會主席。1956年與石魯赴埃及寫生回國后在北京、西安舉辦埃及寫生畫展,1961年美協西安分會國畫教研室“國畫習作展”在北京展出,《人民日報》以《長安新畫》為題專題發表展出作品,自此“長安畫派”得以名聲傳出。
      趙望云開創“長安畫派”之后,畫派的另一位領軍人物是四川仁壽縣人石魯。石魯原名馮亞衍,因崇拜清初大畫家石濤和文學家魯迅而改名“石魯”。他曾接受舊式私塾教育并系統學習傳統繪畫,曾就讀于成都東方美術?茖W校圖畫系,抗戰爆發后投身革命行列,1944年調入陜甘寧邊區文協美術工作委員會任創作員。建國后曾任西北美協副主任、《西北畫報》社社長、西安美協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等職。他與趙望云一起為“長安畫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長安畫派”在趙望云、石魯等人的影響下,創作出了符合時代旋律的藝術作品。他們以“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為創作宗旨,不僅吸收學習傳統繪畫中的精神、筆墨技巧及表現形式,還解決了描繪現實生活的問題,讓生活再升華,遵循了現實主義繪畫的原則。他們以黃土高原、山林牧場、農人駝隊等富有生活氣息和真實的人物風景為題材,表現自然的雄偉、勞動的熱情和鄉土的淳樸,體現出了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獨特時代氣息,具有積極的藝術和政治意義。
      傳承發展與影響
      除趙望云、石魯外,“長安畫派”的代表畫家還有擅長青綠金碧山水的何海霞,筆墨瀟灑的方濟眾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社會的進一步變遷,“長安畫派”煥發出了新的活力。以劉文西、趙振川、崔振寬、王西京、陳國勇、張振學、郭全忠、王有政、羅平安、王金嶺、江文淇等為代表的“新長安畫派”繼承了“長安畫派”面向現實,又不忘傳統的藝術宗旨,創作了大批以黃土地風情為題材的作品,又被稱為“黃土畫派”或“秦嶺畫派”!伴L安畫派”表現當下現實的藝術精神得以在新的社會歷史環境下繼續發揚。

    上一篇:國畫的設色特點

    下一篇:中國畫技法之工筆畫

    更多關于 長安畫派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