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核雕刻名家歷朝歷代都有,遠有“東坡夜游赤壁”核雕的王叔遠,近以蘇州光福鎮橄欖核雕刻名家最為出名。
明清橄欖核雕刻名家
明代橄欖核雕刻名家有王叔遠、夏白眼、邱山、刑獻之。
夏白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人,因擅長橄欖核雕之技,被譽為“一時圣手”。當時的皇帝朱瞻基酷愛核雕,因此對他極為賞識。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中記載:在明朝宣德年間,工匠夏白眼所雕刻的各種東西,如烏欖核上雕了十六個娃娃,形狀只有半粒米大,眉毛、眼睛,喜和怒都具備。又如雕的荷花上九只白鷺飛跑的樣子,雕在方寸的小核上,可說是絕一無二的精品。時間流傳久了,人們便把它珍藏起來,當成留世的一件寶物。在文章的最后,他稱夏白眼的作品為“一代奇絕”。
清代的封錫祿嘉定人,以精于橄欖核雕而著稱于清乾隆朝。
陳祖章廣州人,清乾隆年間入宮。陳祖章以牙雕聞名天下,但其橄欖核雕之技同樣讓人嘆為觀止。核雕中工藝精湛,難度更高的是雕刻核舟。在核舟作品中,《東坡夜游赤壁》歷來是雕刻工藝家們常用的題材。至清代,廣東的宮廷工藝家陳祖章在學習、借鑒前人的基礎上,創作《東坡夜游赤壁》核舟,并在技藝、內涵上都有所發展,人物除蘇東坡外,有客人、客婦、艄公、書童等7人,個個刻畫精致,人物神態自然、寧靜、超逸陳祖章的核舟有一件傳世,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近代橄欖核雕刻名家
蘇州光福核雕貴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傳統工藝之鄉”,光福鎮的“四雕”(玉雕、核雕、紅木雕、佛雕)之一,在全國頗負盛名。
北方橄欖核雕刻名家
薛斌(泥巴),步士青,邱忠政,李超,宅胖,大牛(田紅),鄧威,楊洪武,玥菲,王曉鵬(五味),福余, 鄒華龍, 小杰, 金傳杰,宗哲,楊曉喜(夢梵),鯤鵬,鄒化龍,張杰,素琴,汶艷,金傳光,楊雪等橄欖核雕名家。
南方橄欖核雕刻名家
鐘錦德、陳平,李堅,任小明,青龍,姚小高,黃新立,黃學文,蔡祖恩,伍鴻章,盧國朝,劉向前,建峰,劉明,吳建東,趙英勝,鳳翔,曾昭鴻,秋人,殷根福,殷雪蕓,殷麗華,嚴孝其,李建豐,郁小平,周建明,郇躍慶,周雪官,肖艷萍,肖艷琴,董蘭生,宋水官,曹福英,周義清,虞偉東,繆小明,鐘勤峰,鐘火元,朱紅為,須培金,須永培,須吟笙,趙林生,胡君偉,金云玲,陶莉華,馬梅龍,胡鵬,羅根厚, 鶴軒核雕,張冬核雕,田園(彭德平),李雙核雕,盛唐核雕,春天核雕,肖仁康,須君亮,須浩良,須培達,陳紀元,王豐,馬勝華,孫小明,文杰,曹樂,王彩彩,胡小蘭,段吉祥,周琦,馬福元等。
鐘錦德
生于“香山匠人”雕刻之鄉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80年代拜胥口香山匠人、民間雕刻家李興根為師傅,學習紅木雕刻技藝。在二十六年的雕刻藝術生涯中,有自己的刻苦鉆研、虛心好學、奮發向上、完整掌握了一套紅木雕刻的步驟,技法、刀法、加上不斷的學習傳統美術理論、現代設計理念,拜訪一些著名的畫家、學者、藝術家、全國的一些著名木雕藝人及其他門類的傳統工藝美術家,參加大型的藝術展,更加深了自己作品創作的靈感與思路,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內涵。使自己的雕刻藝術道路越走越寬,并不斷尋找紅木作品與市場需求的切落點,開發了一批市場銷售好的產品。在二十六年里發展和培養了一批年青的雕刻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共創作設計紫檀、紅木雕刻優秀代表作品380多件。在繼承前輩藝人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具有蘇州獨特的空、松、玲、巧的雕刻手法,選用名貴的紫檀木、紅木材料精雕成的作品。有傳統人物、動植物造型、文房四寶、仿古船模、雕刻掛屏、臺屏、地屏及仿明清家俱,其代表作品曾多次在國內獲國家級、省市級金、銀、銅獎。代表作品大型紅木雕刻《堂名擔》分別被中國昆劇博物館(蘇州戲曲博物館)、臺灣戲曲博物館收藏。紫檀木雕《釋迦牟尼頭像》《觀音頭像》《五子戲南瓜》等作品經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公室選定赴法國巴黎參加2003年中法文化交流年錦繡江蘇——江蘇工藝美術精品展。作品講究個人率性之作,呈現自得自在之精神,達到“絕無煙火杜蘭香、昆吾鋒盡終難似”的意境。
2003年被聯合國技術信息組織中國國家分部授予“國際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4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授予“中國雕刻藝術大師”“德藝雙馨雕刻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05年被中外名人研究會授予2005年中國“藝術名人”稱號。2006年被蘇州市宣傳部、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蘇州市文化廣播電視管理局、蘇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蘇州市總工會授予“蘇州市鐘錦德紫檀木雕刻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2007年被江蘇省政府授予"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稱號.2007年9月被蘇州市政府授予“蘇州市民間工藝家”榮譽稱號。個人事跡: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共和國建設者檔案》、《中國當代名人》藝術名人卷、《蘇州工藝藝術篇》。
1、2004年,紅木雕刻大型作品“紅木堂名”被中國昆劇博物館收藏。
2、2004年7月4日,紫檀木雕“觀音獻禮”被姑蘇晚報選入28屆世界遺產大會委員會珍藏版。
曹福英
曹福英蘇州市高新區東渚人,藝名英英;女,64年生。一直從事蘇繡;這幾年蘇州核雕刻的興盛讓她對橄欖核雕刻有了強烈的興趣;于是她放下繡花針,操起了雕刻刀,開始嘗試橄欖核雕刻。憑著自已的愛好在沒有正式請酒拜師的環境下,一個人在家研究起橄欖核雕刻,在短時間內由一個繡娘轉換成了一個橄欖核雕刻藝人。
繆小明
繆小明1972年出生,繆小明是蘇州吳中區光福鎮舟山西支人。18歲父親學木工手藝。自幼酷愛畫畫,因受舟山傳統工藝核雕刻的感染,業余時喜歡在不到一寸長的橄欖核上雕刻。30歲那年,他白天干木工,夜晚學雕刻。很快,做成了第一件橄欖核———財神爺。60元,小明的第一件作品就賣了60元!40天雕一件。
對橄欖核有著天賦和靈感的繆小明果然成功了。自此開始,他每天夜里堅持雕刻,手藝進步飛快,點名要貨的人越來越多?娦∶鞯木褡髌窂恼w形象到鏤空精雕,也隨著供不應求的市場,身價猛漲,從幾十元漸漸賣到幾百元,直至8千元。終于,他在2003年正式與木工“脫離關系”,專職做起了橄欖核雕刻。
陳素英
陳素英1958年出生,工藝美術師,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核雕項目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自16歲學藝從事象牙、橄欖核等雕刻已有30余年,擅長橄欖核透雕系列核舟、山水、亭臺樓閣及圓雕人物,經長期探索、實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核雕藝術風格。刀工雋秀、線條流暢、精細入微、作風寫實的“陳派”,馳譽海內外。
周春義
蘇州核雕后起之秀 --新一代核雕刻代表人物:
周春義是核雕界的后起之秀,1986年生于舟山村這個核雕之鄉,小時家境貧困,很早就棄學從藝,入門導師是其父周泉興,曾經師從周泉根、蕭艷萍、周雪官、須培金,他的作品能擁有自己獨立的風格,不落俗套,尤其在單面羅漢頭這個題材上他要求自己十分嚴格。年輕、有朝氣,肯創新,悟性高。他的人物雕刻形象飽滿,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他的作品總是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受到核雕藏家和玩家的推崇。早時蘇州核雕刻中沒有雙面羅漢手鏈這個題材,雙面十八羅漢手鏈這個現在廣為讓核雕刻玩家喜歡的題材是周春義的創意,是他第一個做了雙面十八羅漢手鏈的題材后很受玩家喜歡直至廣為流傳到了現在的學核雕刻的必修課。
一個小小的橄欖核,在繆小明手里最起碼要泡上40天;每天在繆小明的手上要呆上十幾個小時。小明的橄欖核精雕作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藝術內涵,巧妙構思,精雕細刻,可稱“橄欖核上的工筆畫”!凹t樓夢”、“八仙過!、“福祿壽”、“西廂記”、“寶蓮燈”、“三國故事”、“牛郎織女”等等,無不雕工細膩、精美,人物造型逼真動人,似一幅幅精美的工筆畫,展現在世人眼前,是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珍品。
許忠英
女,17歲拜師學藝,至今已三十余年過去了
2004年她在第二屆中國無錫太湖博覽會上獲銀獎、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百花杯”精品展上分別獲金獎、銅獎……
如今,她的作品成了國內外爭相收藏的珍品,行情日趨看好不斷攀升。
1957年生,江蘇蘇州人。工藝美術師、核雕藝術名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2002年10月
任蘇州市吳中區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2003年11月
橄欖核雕《一帆風順》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中獲銅獎
2004年9月
橄欖核雕《核舟》在第二屆中國無錫·太湖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榮獲銀獎。
2004年9月
橄欖核雕《核舟》作品在江蘇省首屆“大阿福獎”(工藝美術)評審中,榮獲銀獎
2005年5月
參加中國工藝美術高級研修班學習
2006年3月
任蘇州市吳中區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2006年6月
橄欖核雕《核舟》榮獲2006年中國手工藝精品博覽會“華茂杯”銅獎
2006年
橄欖核雕《游子歸航》在第六屆(2006·杭州)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覽榮獲金獎
2006年10月
核雕《八仙過!吩2006年杭州首屆休閑博覽會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榮獲2006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
2007年10月
核雕作品《核舟船》在二零零七年中國木雕創作大賽中榮獲銅獎
2007年10月
橄欖核雕作品《船》榮獲2007中國南京文化產業交易會·江蘇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07年10月
橄欖核雕作品《香爐》榮獲2007中國南京文化產業交易會·江蘇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獎創意獎。
2007年10月
橄欖核雕作品《三英戰呂布》榮獲2007中國南京文化產業交易會·江蘇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