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珩(1915—1963年)
張珩(1915—1963年),字蔥玉,祖籍浙江吳興,生于上海是江南南潯世家大族的貴公子,張蔥玉得益于家族殷實的家底,讓他在青年時期既以書畫鑒定聞名于時,解放后曾兩度被聘為故宮博物院鑒定委員。但是天嫉英才,48歲就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張蔥玉在故宮工作期間拯救了很多國寶級字畫,為我國古代書畫鑒定和保護作出巨大的貢獻。
張珩(張蔥玉)少年成名是受到家族對他收藏鑒賞書畫的影響
張蔥玉的一生跟書畫有著不解之緣,可以說是少年成名,在他祖父的影響下年紀輕輕就對中國古代繪畫鑒賞就很有心得。張蔥玉父祖輩從18世紀末就在江南經營生意,家底殷實,由于尤其不惜花大錢,收藏大量珍貴古董、宋明古籍。張蔥玉的祖父張石銘,其晚年就喜歡收藏和鑒賞古董,吳昌碩、鄭孝胥、丁輔之、毛福庵等文人名士,經常懷揣著一些珍籍秘寶,前來共同鑒賞成為他們家的座上賓。其祖父張石銘和父親張乃驊都愛花大價錢收藏古字書畫,故張蔥玉從少年至成年,由于其家族獨特,從小耳濡目染,整天泡在古董堆里,再加上祖父張石銘的親自指點,他對古董和古書畫的鑒賞能力自然起步就很高,有家族財力的支持,有古代知名名家字畫收藏,有著當時名人指導鑒賞能力,這些優越的條件讓張蔥玉逐漸成為年輕的收藏家、鑒定家。
拿錢堆出來的收藏大家和鑒定大家
張蔥玉成為收藏大家和鑒定大家可以說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拿錢堆出來的,因為收藏很費錢,尤其是古代書畫,民國四公子富有吧,但是為了收藏也經常囊中羞澀,所以張蔥玉喜歡收藏自然離不開錢,因為他的家族底蘊深厚。
張蔥玉家族世代在江南一帶經營實業,產業眾多,涉及到米鋪、鹽業等,并陸續有了張恒泰、張恒昌、張元春、張啟泰、張義隆店號,此外,還購置了大量田莊,并開設典當、錢莊等。同時,張蔥玉家族在上海、常熟、蘇州、無錫一帶,房產田地無數,國內開辦絲綢織廠,對外貿易興旺發達。至20世紀初,張氏家族已走向世界,在法國、美國、英國等國開辦了對外貿易公司。于此,張氏家族,在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史上,是在資本市場具有深遠影響的一大名門望族。這個家族在近代工商、金融方面的卓越開拓,當具有了現代金融資本后,即轉向文化、仕途的發展,如進入科舉、捐官等。在文化事業上,建藏書樓、創辦學校、擴大文物收藏,這些家族的背后實力為張蔥玉收藏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其祖父張石銘去世后,年僅十六歲的張蔥玉就分得200萬銀元,這是他青年時期就開始用這些錢大量收購中國珍稀古代書畫。唐張萱《唐后行縱圖》,周昉的《戲嬰圖》卷等這些稀世之國寶,均是張蔥玉花了重金買來,之后都無私獻給了國家。他還將自己收藏的十余件古法書、碑帖等無償捐獻給故宮博物院,為豐富故宮的藏品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張蔥玉兩度被聘為故宮博物院鑒定委員
張蔥玉兩度被聘為故宮博物院鑒定委員,可見他是20世紀舉足輕重的書畫鑒定大家一點不為過,1962年,國家文物局曾專門成立由張蔥玉、謝稚柳、劉九庵組成的“三人書畫鑒定小組”,由張蔥玉任組長,為國家做了大量鑒定工作。張蔥玉在被聘為故宮博物院鑒定委員期間,當時除在北京包括故宮在內的鑒定工作以外,1962年領導書畫鑒定組工作,僅一年時間內即遍歷北京、河北、河南、江蘇、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南、廣東等省,鑒定書畫近十萬件,從中發掘出許多久已湮沒的古代書畫珍品。
張蔥玉《怎樣鑒定書畫》
《怎樣鑒定書畫》是張蔥玉的著作,張蔥玉認為書畫鑒定的依據,分為主要依據和輔助依據兩個方面。主要依據包括書畫的時代風格和畫家的個人風格;輔助依據涉及印章、紙絹、題跋、收藏印等。張蔥玉是第一位將方法落實到理論的鑒定家,張蔥玉開啟了當代書畫鑒定學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