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在线观看视频,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国产第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亚洲日韩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藝術機構 > 博物館 > 南京博物院(博古館)

    南京博物院(博古館)

    來源:  瀏覽 2672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被評為“全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南京博物院建制沿革
      1933年,在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倡議下,國民政府創建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蔡元培先生親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李濟、杭立武等先后接管籌備處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名國立中央博物院,由文化部領導;1950年3月更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初屬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后隸屬華東行政委員會文化部;1954年起,改屬江蘇省文化局領導;1959年,南京博物院、江蘇省博物館、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仍名南京博物院。建院至今,歷任院長為徐平羽、曾昭燏、姚遷、梁白泉、徐湖平、龔良。
    南京博物院館舍建筑

      籌備處原擬建人文、工藝、自然三館,1936年動工,由當時著名的建筑師徐敬直設計,后在梁思成、劉敦楨先生指導下,修改為仿遼代大殿建筑。1937年因抗戰爆發而停建,至50年代初僅建成人文館。大殿古樸莊嚴、雄渾偉岸,成為南京標志性歷史文化景觀,現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在大殿西側新建的藝術館則延續了原有建筑形式。

      2009年,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擴建工程啟動,2013年完工?偨ㄖ娣e84800平方米,展廳面積26000平方米。此次改擴建遵循“新舊建筑結合,地上地下結合”原則,保留了以紫金山為背景的天際線以及以大殿為主體的歷史館,同時改造藝術館,新建特展館、民國館、數字館、非遺館,形成“一院六館”格局。建筑布局體現了“金鑲玉成,寶藏其中”的理念,在前后關系、檐口高度、材質顏色以及細部裝飾等方面形成視覺平衡。整體風貌既有傳統元素,又有現代氣息,二者協調融合、交相輝映。
    南京博物院主要藏品

      南京博物院現擁有各類藏品43萬余件(套),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全國性的,又有江蘇地域性的;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掘品,還有一部分來源于社會征集及捐贈,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說是一座巨大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成為數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展最為直接的見證。其中,新石器時代“玉串飾”,戰國“錯金銀重烙銅壺”、“郢爰”,西漢“金獸”,東漢“廣陵王璽”、“錯銀銅牛燈”、“鎏金鑲嵌神獸銅硯盒”,西晉“青瓷神獸尊”,南朝“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明代“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等為國寶級文物。此外,“揚州八怪”、“吳門畫派”、“金陵畫派”、傅抱石、陳之佛等大家的書畫藏品成組成系,別具特色。
    南京博物院機構設置及人員構成

      南京博物院為副廳級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設江蘇省考古研究所、江蘇省文物保護研究所、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古建筑研究所、陳列藝術研究所、古代藝術研究所、辦公室(下設財務管理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人事組織部、典藏部、社會服務部、文物征集部、《東南文化》編輯部、圖書信息部、文化創意部、安全保衛部、物業后勤部等部門,另附設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江蘇管理處、江蘇省文物總店。

      截至2013年底,全院有在編人員221名,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有143人(研究生29人、本科55人),具備中級以上專業職稱的有81人(正高23人、副高30人)。另有300余名合同用工。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被評為“全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南京博物院歷任館長
     蔡元培先生
    南京博物院首任館長任期:1933
    領導簡介:(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紹興人。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創建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傅斯年先生
    任期:1933.4-1934.7
    領導簡介:(1896~1950)初字夢簪,字孟真。祖籍江西永豐。原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李濟先生
    任期:1934.7-1947.5
    領導簡介:(1896.6.2-1979.8.1)人類學家、 中國現代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之父。字受之,后改濟之。湖北鐘祥郢中人。原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理事會理事、秘書長
     杭立武先生
    任期:1947.5-1949.4
    領導簡介:杭立武(1904年—1991年2月26日), 教育家、政治學家,政治家、外交家、社會活動家。生于安徽滁州,原籍浙江杭州。原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
     徐平羽先生
    任期:1950.3-1956.1
    領導簡介: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為雄,別號紅豆村人,化名白丁,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文化戰士,第一任南京博物院院長。
     曾昭燏女士
    任期:1956.1-1964.12
    領導簡介:曾昭燏,(1909~1964),1909年出生于湖南湘鄉縣,我國著名博物館學家、考古學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長。
    姚遷先生
    任期:1964.12-1984.11
    領導簡介:姚遷(1926-1984),原名姚憲昌,江蘇如東人。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長。
     梁白泉先生
    任期:1986.10-1998.11
    領導簡介:1929年生于四川省合川縣。1951年畢業于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長。
     徐湖平先生
    任期:2001.2-2005.12
    領導簡介:徐湖平,1963年加入部隊,1973年進入南京博物院工作,1985年擔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長,2001年受命院長職務。

    南京博物院考古調查與發掘

      抗戰期間,南京博物院專家或主持或參與發掘了四川彭山崖墓、河南安陽殷墟、山東龍山文化城址、甘肅寧定陽洼灣齊家墓地,考察了云南蒼洱地區文化環境。

      20世紀5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作為華東文物工作隊的主要組成,曾在江蘇、福建、浙江、安徽、山東等地主持或參與發掘了一批文化遺址和墓葬,曾昭燏、尹煥章、趙青芳等主持發掘的南唐二陵、青蓮崗遺址等大批墓葬頗具影響。

      1954年后,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以江蘇境內為主。主持的昆山趙陵山遺址(1991)、高郵龍虬莊遺址(1993)、揚州唐城遺址(1993)、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墓(1995)、揚州宋大城遺址(1995)、金壇三星村遺址(1998)、江陰高城墩遺址(1999)、連云港藤花落遺址(2000)、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2004)、句容金壇周代土墩墓群(2005)、張家港東山村遺址(2009)、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2011)、泗洪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2012)等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藤花落遺址、三星村遺址、句容金壇周代土墩墓群等獲得全國田野考古二、三等獎。整理出版的《南京附近考古報告》、《華東新石器時代遺址》、《南唐二陵》、《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報告》、《北陰陽營》、《四川彭山漢代崖墓》、《新沂花廳——新石期時代遺址發掘報告》、《無錫鴻山越墓》、《邳州梁王城遺址》等大型發掘報告,尤其是提出的“青蓮崗文化”、“湖熟文化”等考古學文化的命名,都曾在中國考古學界引起了較大反響。

      2013年建成江南考古工作站,其科研硬件水平和實驗功能對及時提供文物保護參數、制定科學保護計劃、提高文保工作效率提供了強有力的科研和后勤保障。

      文物保護技術研究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技術研究起步于70年代中后期,承擔著江蘇省館藏及地面文物的保護工作。近10年來先后有“舊紙張保護技術”、“NMF—1防霉劑”、“復方中草藥殺蟲劑”等14個項目獲各級大獎!按嗳跫垙埦W膜加固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青銅器保護新材料”、“白蟻防治新藥”等研究成果在全國推廣!耙环N紙質文物多功能保護設備”、“古代建筑彩繪膜層隔離保護修復方法”等5項前沿科技成果獲得國家專利。實施的紹興印山越國王陵原址保護工程入列“2011年度全國十大文物維修工程”。

      2014年成功申報紙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金屬文物保護實驗室也初見規模。

    上一篇:齊國歷史博物館

    下一篇:河北省民俗博物館

    更多關于 南京博物院(博古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