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紅是明清瓷器施釉的一種工藝,古代燒造瓷器都是純手工操作,所以很多收藏古代瓷器的藏友,很少聽說這種施釉工藝,下面樣子收藏詳細介紹一下這種抹紅工藝,對我們收藏瓷器一種知識補充。
清雍正景德鎮窯抹紅寶相花盤高3 口徑14.8 底徑9.4cm,瓷器整體施白釉,外腹壁釉上繪礬紅纏枝寶相花。紋飾繁而不蜜。
瓷器抹紅的含義
1.抹紅這一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是古代瓷器紅彩施彩的方法之一,我們對古代瓷器浸釉上釉法和吹釉都聽說過,但是對抹紅施釉的方法很少了解,抹紅就是將彩釉涂抹在瓷器的圖案上,比吹釉大大的縮短了施釉時間,但是這種施釉方法雖然快了,但是釉層不均勻,有刷痕。將這種施釉的方法形象的稱為抹紅。抹紅又稱“抹釉”、“刷釉”。
2.明代嘉靖出現了礬紅彩,因為礬紅彩呈色比較銅紅釉穩定,這種礬紅釉瓷器一般要經過兩次燒成,即高溫燒成白瓷胎,再涂抹礬紅料入窯低溫焙燒成因而將礬紅釉瓷器品種又稱“抹紅”。
明正德 高4.1cm 口徑17.5cm 底徑10.8cm,器口外撇,器足向里收斂,釉面純白勻凈,但白中帶灰,盤外壁釉上以珊瑚紅繪纏枝牡丹六朵,以棗皮紅勾勒花葉,口沿外及腹股處雙紅邊線,圈足下沿為單紅邊線、底部為雙圈正德年制四字楷書。
明朝萬歷年抹紅海水飛獸紋瓷器高足杯
明朝萬歷年抹紅海水飛獸紋瓷器高足杯高8.9 厘米 口徑9.7 厘米 底徑4.8厘米,平底高圈足,釉面平整,乳白瑩潤,青花發色呈中微泛紫,杯外壁飾紅彩海水,間以青花蒼龍及麒麟、海馬、飛象、獅子、瑞鹿、鸞雀、鯉魚等,杯把為紅彩海水山石,可以清晰看到抹紅工藝手法。
清乾隆景德鎮窯抹紅纏枝蓮紋瓶高21cm ,口徑5cm, 足徑5.7cm。
通過收藏瓷器了解我們不知道的瓷器知識,這是我們收藏的樂趣所在,樂此不疲。這是很對收藏愛好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