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錦彩繪是古建筑彩繪的一種,是“蘇式彩繪”的優秀代表,現在唯一保存的明代實物古建筑包袱錦彩繪就是翁同龢彩衣堂故居。
包袱錦彩繪藝術主要是南方古建彩畫使用的,目的不僅具有保護建筑木構件的作用,同時這種裝飾上鮮明、強烈的民族色彩和民族風格,使整個建筑藝術具有藝術效果。
包袱畫:蘇式彩畫圖案名稱。在古建筑每間的水平構件的中間部位設計的半圓形圖案稱為包袱,是蘇式彩畫繪畫的重點部位。清晚期蘇式彩畫中多用于小式建筑的“一檁三件”上,也有用于大式建筑的額枋上。清中早期蘇式彩畫包袱稱為“袱子”。在江南明清的民間建筑彩畫中,尖端向上的稱“系袱子”,尖端向下的稱“搭袱子”。方形袱子稱“直袱子”,直袱子上做系袱子或搭袱子的稱“疊袱子”。
包袱錦彩繪以包袱錦構圖和寫生題材為形式特征的,其采自江南蘇杭一帶民間建筑彩繪的傳統做法。江浙自古盛產絲織,圖案花錦豐富、多彩。宋《營造法式》畫作多采用錦紋為飾,后世艷稱:“宋錦” 紋。這種具有江南特色的蘇式彩繪,簡稱蘇繪或蘇作。江南蘇式包袱錦彩繪的內容多以各式錦紋圖案及各類動物等吉祥圖案和花草攢退圖案為主要題材,和北方彩繪相比,其圖案豐富多樣,構圖生動活潑,色彩淡雅宜人。使其成為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古建筑中的包袱錦彩繪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