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處黃海之濱、長江下游,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歷了多次民族人口的大遷移,黃河、長江、淮河諸多文化的碰撞、交匯和融合,使江蘇的歷史文化包容萬象又具有鮮明個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
江蘇世界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9年,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入選“第二批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到2010年,江蘇共有世界文化遺產2處10個點。1997年,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南京明孝陵被增補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家陵寢”項目。2006年,大運河(江蘇段)、明清城墻(南京城墻)、瘦西湖及揚州歷史城區、江南水鄉古鎮(周莊、甪直)、蘇州古典園林擴展項目(歷史街區)5個項目被列入國家文物局“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上個世紀80年代普查,全省收集民間文學資料2億多字,民間音樂12800余首,收入江蘇民歌集成的1399首,尤以蘇南地區的吳歌和蘇北里下河地區民歌影響最大,民歌《好一朵茉莉花》蜚聲中外;民間舞蹈具有代表性的有70多個舞種,1600多個舞蹈作品;民間戲曲方面,昆曲、錫劇、揚劇、淮海劇、柳琴戲、丹劇等由江蘇地區發源流傳的主要劇種有10多個,揚州評話、蘇州評彈更是婦孺皆知;傳統民間手工技藝和工藝美術更是獨具特色,云錦、刺繡、漆器、玉雕、手捏泥人、手工紫砂等工藝品聞名遐邇,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第一批和第二批名單中的昆曲藝術和古琴藝術,在我省也有著廣泛的流傳,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派別,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源: 瀏覽 1555 次
更多關于 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