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木如金:明式家具制作技藝
蘇作家具惜木如金。木工匠人們對得之不易的木材珍而重之,以“摳門”的細致,不惜耗費工時精雕細作,使蘇作家具帶著嚴謹的結構、流暢的線條、精良的技藝,以典型的江南人文特征令人嘆為觀止。
入選“非遺”: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入選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工序步驟:選材、設計(造型、結構、雕花紋樣等)、木工制作(生坯制作)、雕刻、漆工等。
以竹為紙:徽州竹雕
徽州竹雕是漢族傳統雕刻藝術之一,盛于明清,與磚雕、木雕、石雕并稱徽州四雕。清代以后,隨著整體徽雕工藝的發展、拼接工藝的創造和使用,使徽州竹雕突破了原竹大小的限制,在內容、形式、技術等各方面都日趨豐富和完善,竹雕器具的制作也更加方便靈活。以徽州盛產的毛竹為原料,從以宗族、徽商、程朱理學為三大支撐的特色徽州地域文化中汲取精髓,徽州竹雕以刀代筆,運用線刻、淺浮雕、深浮雕等工藝,在“竹紙”上揮毫潑墨,演繹山川風貌、民間傳說、名人墨畫等廣泛題材的風采與經典。
入選“非遺”: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入選類別:傳統美術
常見形式:屏風、臺屏、掛屏、插花瓶、文具盒、牙簽盒、煙灰盒、茶葉筒、筆筒、筷筒、楹聯、餐具等,主要用于擺設裝飾。
漆木生輝:寧波朱金漆木雕
寧波朱金漆木雕,主要以樟木、椴木、銀杏等為材,雕成浮雕、圓雕、透雕,再上漆貼金,并運用砂金、碾銀、開金等工藝手段,使器物產生富麗堂皇、金光燦爛的效果。寧波朱金漆木雕的工藝歷史悠久,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其主要特色在于漆而不在雕,汲取濃郁的民族風格與地方特色,經十八道工藝的“鍛造”,為大眾奉獻一場視覺文化的盛宴。
朱金漆木雕家具(圖片提供:寧波朱金漆木雕藝術館).jpg
朱金漆木雕家具(圖片提供:寧波朱金漆木雕藝術館)
入選“非遺”: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入選類別:民間美術
工序步驟:圖稿(俗稱“打圖樣”)、刷樣、打坯、修光等。
戲入木中:泰順木偶頭雕刻技藝
泰順木偶頭雕刻技藝源于南宋,興盛于明清,與地域特色鮮明的木偶戲相輔相成,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我國傳統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泰順木偶頭的雕刻與粉彩工藝,獨具匠心,以通用的生、旦、凈、末、丑等角色及特定人物頭像為題材,工藝細致,制作精美,形象逼真。木偶頭內設機關,通過絲線控制,演繹離合悲歡的人生況味。
泰順木偶頭
入選“非遺”: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入選類別:傳統美術
工序步驟:打粗坯、修細坯、磨光、打底、刷底色、上彩、開相(描畫五官)、上蠟
制作工具:各種形制的雕刻刀、竹簽、毛筆、量尺、木槌、不同型號的砂紙、清漆等。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制工具及手工技法,以榫卯連接并構筑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梁技藝體系,可追溯至中國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木拱橋是世界橋梁史上僅有的品類,俗稱厝橋、廊橋,由橋臺、橋身(包括拱架、橋面)、橋屋組成,有單拱、雙拱和多拱之分,橋身如同彩虹,故又稱“虹橋”。
入選“非遺”: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入選類別:傳統技藝(傳統手工技藝)
工序步驟:選橋址、建橋臺、測水平、搭拱架、上剪刀苗、立馬腿、架橋屋等,核心技術是搭建拱架
制作工具:水架柱、天門車(手絞車)等,均為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