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銅源自鏨花,鏨刻之藝早已有之,至明清時期,鏨刻日臻成熟,刀刻如寫,始獨立成為刻銅藝術。 刻銅藝術始于清代中期,以陰文刻、陽文刻及雙鉤淺刻為主要造型手法。材質有白銅、黃銅、紫銅,以前二者居多。
刻銅器物有墨盒、鎮紙、薰香爐、水煙袋、手爐、茶葉盒、文具盒、茶壺、壓尺、煙具、銅鎖等,其中尤以墨盒最為馳名。由于刻銅器物大多為齋房文玩,所刻又多系書畫篆印,極富有文人書卷氣?蹄~器物又常與歷史事件及人物相關,有著較高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收藏價值,所以它們已成為人們情有獨鐘的收藏藝術品。
刻銅藝術發端于北方,歷史上的刻銅名家大都云集北京,這些刻銅名家,他們是書畫篆刻造詣頗深的文化人。在清末至民國時期,北京的刻銅藝術以陳寅生、張樾臣與姚茫父三人最著名,人稱刻銅三大家。
三人中,陳寅生成就最大,其名麟炳,順天(今北京市)人,清同冶秀才,通醫學,能書善畫,首創在墨盒上的刻銅藝術,鄧之誠《骨董瑣記》說:“京師廠肆專業墨盒者,推萬禮齋為最先,刻字則始于陳寅生秀才!标愐目蹄~藝術纖細秀麗,不論是花鳥魚蟲,還是山水人物都能游刃有余,但其最主要的成就在于書法作品,楷、行、草、篆諸體俱佳,可謂字字珠璣,飛云流暢,其代表作品有楷書“蘭亭序”、“出師表”等。由于陳氏盛極一時的聲譽,在其身后,有大量贗品出現。
張樾臣,(1883——1961年)又稱樾丞,名福蔭,河北新河縣人,14歲晉京在琉璃廠“益元齋”刻字鋪拜師學藝。宣統二年移寓“明遠閣”墨盒店專事刻銅。張廣交名士,曾得到嚴復、楊守敬、陳師曾、袁寒云等指點相助,技藝大增。張樾臣的刻銅刀法遒勁,圓潤純熟,并大量采用名家的作品畫稿,故有較高的藝術性。
姚茫父(1876——1930年),與張樾臣是同時代人,又是好友。姚名華,字重光,別署蓮花龕主,貴州貴筑人,光緒進士,后留學日本,民國后曾出任北平女師、美專校長,其多才多藝,一生作品甚豐,有《弗堂類稿》31卷行世。早年,姚常出入琉璃廠,與張樾臣結為至交,并開始合作,由茫父作畫,樾臣鐫刻,后兩人常合作刻銅墨盒,姚往往署名茫父。而姚自刻之作品,則落款姚華,其作品多篆印章文,刀法清晰,氣韻婉麗。 現在他的藝術品流傳比較多的就是銅墨盒。 刻銅墨盒從清同治元年算起,至今只有140年歷史,其中,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末墨盒已經消沉。那么刻銅墨盒的真正繁榮期只有90年,在這90年中,有兩次前后銜接的刻銅藝術昌盛期,那就是陳寅生為代表的清同光時期,時間長達約50年。其后為張氏同古堂為代表的民國時期,時間幾達4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