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硯產于河南洛陽,是中國古代四大名硯之一,是四大硯臺中唯一的泥硯。絳州澄泥硯始創于唐代,歷史悠久,當時曾被列為“貢硯。
澄泥硯工藝特點
澄泥硯的制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以沉淀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澄泥硯使用的澄洗的細泥細致,所以硯臺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澄泥硯以“朱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為上乘顏色,尤以朱砂紅、鱔魚黃最為名貴。華夏澄泥硯不施彩釉,采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熏蒸,特殊的爐火燒煉,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中的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無不巧奪天工、不但保持了史書記載的名貴顏色,陶的燒成溫度在900℃-1000℃左右,瓷的燒成溫度在1300℃以上,而絳州澄泥硯的燒成溫度正是介乎于兩者之間,所以澄泥硯比同等硬度的石硯發墨程度要好。而且燒制出古硯從未有過的花石紋,其紋理天成,美妙多姿。
宋代澄泥硯
宋代澄泥硯硯最重器型,修泥簡約大氣,自內而外蘊含儒雅之韻,柔美但不失剛勁,故有“宋形”之稱。因此鑒別宋代澄泥硯的關鍵在于“觀其形”,細細體會便可感受到宋人運刀所流露出的文人氣息。
元代澄泥硯
硯由于受蒙古族草原文化影響,一改宋形之雅,外形古拙厚重,展現出游牧民族粗獷的風格。如元蟬形澄泥硯,體積碩大,造型渾圓粗獷,好似蒙古力士一般,與宋代蟬硯比較,顯得有些“野蠻”,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明代澄泥硯
明代澄泥硯泥質最優,最為堅密,各類金沙藥粉的配比運用已是爐火純青。其修泥風格也逐漸由元代的“野蠻”轉變為“雄健”,既得雅致,又見肅穆。如明龍首澄泥硯,其造型
寫意夸張,龍頭威猛方正,目光炯炯,須發四面披散,足見其“雄健”內韻。而更為巧妙處在于,龍嘴外寬內深,可作一水盂。試想,用毛筆從龍口中取水研墨,多么意趣盎然!
清代澄泥硯
清代澄泥硯雖在泥質上不及明代致密,但修泥雕刻工藝卻精細至極,可謂是各代澄泥硯中的“巔峰之作”。如清云鳳紋澄泥硯,刀工細膩寫實,層云之間恰有一鳳凰探出,身姿嫵媚,翎毛畢現。其卷云紋飾的修泥刀法側鋒斜入,行刀連貫,一蹴而就,毫無滯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