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茶壺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鐵壺,亦稱鐵瓶,是用來煎茶煮水的器皿。以生鐵為原料,用傳統鑄造工藝,以及通過后期的手工打磨,成型的茶壺,兼具養生、觀賞和收藏價值。
鐵壺,以生鐵為原料,鑄造而成。如今,隨著茶藝的發展,鐵壺煮水成為一種新的風尚。關于鐵壺煮茶,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已有描述。
陸羽共描述了25種茶器,其中有“煮茶工用鍑(或作釜):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
此“鍑”即為鐵壺原型,釜是當時茶道里十分流行的一種煮水器具。
鐵壺制作工藝
鐵壺的制作工藝大致可以分為:蠟模鑄造法、砂鑄法和硬模壓力鑄造法。
蠟鑄法所作鐵壺外觀都非常精美,且大部分都采用滿工(也就是外表面沒有空地)。
“砂鑄法”鐵壺除了霰紋壺,一般不采用滿工,而且羽線(合模線)以下一般都是素地。
硬模壓力鑄造鐵壺的形制一般都很夸張,多數為高浮雕圖案。
蠟鑄法又名脫蠟法或者失蠟法,中國古代在青銅鑄造上已經使用這種方法,應用到鐵壺制作工藝上,就是將蠟制的樣品埋入鑄造的沙型中,夯實,然后加熱,使沙型變得結實,將蠟融化倒出后,再將熔化的鐵水倒入,可以鑄造出造型復雜,外觀精美的鐵壺。
砂鑄法是一種很原始也很常見的鑄造技術,相當于我們現在翻砂鑄造電動機的殼子那樣,砂鑄法鐵壺一般在壺身內部最大直徑處做為上下開模結合部,所以壺體在此處會留有一道水平方向的腰線。燒型砂鑄法是日本鐵壺制作工藝中典型的一模一具砂鑄制作法。采用此法制作鐵壺,外模、中子、圖案等全部需要純手工制作,耗時非常長,工藝也更復雜,因而產量極低。
硬模壓力鑄造法是一種用精密金屬模具加壓注入鐵水鑄造器物的技法,此種方法所造之壺,因為是左右各半垂直對模,所以在壺的左右中線對模結合部會有一條脫模線的痕跡。盡管有些釜師將此澆鑄痕跡打磨處理,或用水垢掩蓋,但仔細辯認仍能看得出來。這種鐵壺的形制一般都很夸張,多數為高浮雕圖案,玩老鐵壺的人一般稱此類鐵壺為“大阪龜”即大阪地區龜文堂所造,此類壺市值略低,多數藏家不會追求。
鐵壺養生
鐵壺燒水沸點溫度高,比一般不銹鋼隨手泡等要高出5-6度,且保溫時間也更長,利用高溫水泡茶,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尤其對于老茶而言,因其陳化時間較長,是必須采用足夠的高溫水才能淋漓盡致把其內質陳香和茶韻發揮出來。
好器還要好水,山泉水經由山林下砂巖層過濾,含微量的礦物質特別是鐵離子和極少的氯化物,水質甘甜,是泡茶最理想的水。鐵壺能釋放微量鐵離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離子,鐵壺煮出來的水和山泉水有異曲同工之功效。
科學家們早已發現鐵是造血元素,成人每日需0.8-1.5毫克的鐵,嚴重缺鐵會影響智力發展。實驗也證明飲水、烹調使用鐵壺、鐵鍋等生鐵制器具,可增加鐵質的吸收。因為鐵壺煮水能釋出易于人體吸收的二價鐵離子,可以補充人體所需鐵質從而有效地預防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