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小吃有:莜面窩窩、莜面魚魚、莜面(或蕎面)疙陀兒、莜面燉燉、莜面餃餃、豆面河撈、粉湯(或粉雜)、粉面餃餃、涼粉、面皮、山西餃子、桃兒、華魚吉兔、過油肉土豆片等特色美食。
右玉熏雞是山西傳統的漢族名吃。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十分鮮美,易于保存,一般在夏季也可存放一周至十天不變質。右玉縣是山西著名的優良雞種。右玉邊雞是國內著名的優良雞種之一,這種雞,生長快,肉質極其鮮美,是烹制雞肴的上乘原料。
右玉熏雞做法
原料配方:雞,花椒30克,大料15克,小茴香25克,食鹽、醬油適量
右玉熏雞制作方法:
1.選料:選右玉邊雞為主料。
2.宰剖:將雞宰殺,放凈血,經浸燙、煺毛后,從肩背部開口,取出雞嗉子,切斷食管。然后在肛門下方開口,取出內臟、食管和氣管,用清水沖洗干凈。
3.整型:將雞爪窩入腹內,翅別于背上,頭頸別在背上。
4.鹵煮:將雞按大小排碼在鍋內,調料裝紗袋內放鍋內,加上清水(或老湯)至淹沒雞體,調入醬油、食鹽,加大火將湯燒沸,撇去浮沫,改小火燜煮至熟爛即出鍋。
5.熏制:熏雞應用柏木末,無柏木末可用楊柳木末。熏烤方法可用大鍋,亦可用他法。將雞放熏鍋內,用半燃的鋸末煙熏烤20分鐘即可。熏烤后的雞,再涂上一層香油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十分鮮美,易于保存,一般在夏季也可存放一周至十天不變質。
油豆泡
油豆泡外形呈圓球體,內部組織呈蜂窩狀,外筋內虛,用手擠壓有氣體感,壓扁時可以自動復原。食用時葷素配料均可,制湯配菜兼宜。將豆泡用小刀劃開一道小口,放進肉餡用粉面糊封口上籠蒸熟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懷仁宋氏糖干爐
糖干爐又稱閃塌嘴,“糖干爐”源于遼代,是一個面點師為官家傳遞情報而特制的一種郵寄載體。后因其質品純正,風味獨特,干脆香酥,成了風靡一時的山西朔州特色小吃。
孟門熬
孟門熬,實際上是一種經濟小吃,做起來又很方便,通俗地講就叫豆腐熬餅子。與隔河陜西的“羊肉泡饃”有相似之處。在山西柳林孟門古鎮,提起“熬”,當地居民會告訴你可以吃但沒人賣。
燙面餃子
燙面餃子是朔州一種特色蒸餃,又稱燙面蒸餃。蒸餃子一般都用燙面來做,燙面就是用沸水約65℃至100℃的水和面,邊加水邊攪拌,待稍涼后揉合成團,利用沸水將面筋燙軟,及部分的淀粉燙熟膨化,降低了面團的硬度。
應縣面皮
應縣面皮是用純白面制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在街頭擺攤叫賣的四季不絕。每到夏日,街頭巷尾比比皆是。
應縣涼粉
應縣涼粉是用淀粉制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漢族特色小食。在街頭擺攤叫賣的四季不絕。每到夏日,涼粉攤尤多,街頭巷尾比比皆是。
豌豆粥
朔州名吃最為著名的就是豌豆粥,它選用當地優質豌豆精制而成,內含蛋白質、粗纖維,人體必須的八種氨基酸含量豐富。位于晉北地區的朔州,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多種植蕎麥、莜麥等農作物,用蕎面、莜面制作的窩窩、蒸餃等
朔州油果子
朔州油果子又叫“包爾沙克”,早在清代已是走俏的外銷特產之一。另外,甘肅也有油果子,做法與朔州不同。
右玉混糖月餅
混糖月餅,是右玉相傳甚久的風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將白面粉、白糖(或紅糖)、葫油按10:4:4的比例配齊,再加適量發酵粉或蘇打,用五六成熱的水和成面,制成劑,搟成稍厚點的餅,然后上火烤。